首頁 歷史

漢牧天下

第113章 興建水利

漢牧天下 龍飛宇 2022 2018-12-14 14:12:55

  二月中旬,陸續(xù)進入僑縣的流民,已經突破兩萬人。李戩將這些流民打散,分駐僑縣各地,興建村寨。

  然而大量流民的涌入,雖然帶來了大量的勞力,但也因此給李戩等人造成很大的壓力。前期需要大量的糧食投入,卻沒有任何產出。

  李戩可不養(yǎng)閑人,如今大雪紛飛,寒冬未盡。以其讓他們貓在帳篷之中,無所事事,還不如以工代賑,充分利用多余勞動力。

  于是,李戩便發(fā)動這兩萬人,興修水利。將周邊的河水,引流到各處農田之中。

  只是僑縣周邊大多是小河小溪,水流量不大。李戩必須組織人馬,趁著河水冰凍期,在河水上游修建水庫,用于蓄水之用。有在河段各處,修建水壩,將水位太高,以利于灌溉之用。

  修建水庫,對于這個時代,不亞于是一個浩大的工程。但現(xiàn)在李戩最不缺的就是人了,再加上水泥的產出越來越大,采用水泥修建堤壩,簡直不要太完美了。因此大把的錢糧撒出去,流民們頓時干勁十足,嗷嗷叫的奔赴工地。

  按照李戩的設想,他準備在銅水上游,銅山軍寨附近,修建一座水壩,將山谷中的河水蓄起來,成為一片水庫。

  一來,可以阻斷胡人大部兵馬,從這條山道進入北地郡;二來,可以開鑿眾多水渠,將河水引流至附近無法耕種的山地之中,以此擴大可耕種面積。

  然后,沿著銅水向南,每隔數(shù)里,便修建一座攔水壩,既能太高水位,利于灌溉,又能增加蓄水功能。

  而其他各地的小溪小流,同樣需要進行疏導貫通,將這些支流,擴展成一條水利網(wǎng),流經各處田地,最終匯聚到銅水之中。

  這些工程不僅需要龐大的人力,同樣也需要大量的水泥。如今水泥工坊,已經開采了十幾座石灰礦和黏土礦,動用數(shù)千人挖掘。

  工坊中,碾碎的石灰粉和黏土粉堆積如山,上百座火窯日夜不停的煅燒,無數(shù)煙囪吐著灰煙,將整個工坊置身于迷霧之中。

  即便如此,火窯還在不斷的新建之中。煤礦挖掘出來的煤炭,有六七成,全部運送到這里供應燃料。

  而煤礦又不是那么好找到的,到目前為止,只有這么一個煤礦可以開采。李戩不得不投入更多的人手,拼命的挖煤,才能供應目前所需。

  制作出來的水泥,絕大部分都供應到新城城墻的建筑上。按照李戩的計劃,僑縣城墻將全部由水泥砌成。

  通過版筑法,將水泥澆筑成一塊長一丈三尺,寬近一丈,厚達兩尺的長條水泥板。層層壘砌,新建城墻將堆至四五丈高,寬達兩丈多。

  不過,目前既然要修建水壩,這城墻建設的水泥,只能削減一半下來,全力供應水壩建設。

  爭取在冰雪融化之前,將水壩全部筑好。不然的話,春汛一到,想要攔江筑壩,將變得十分困難。

  如今,僅水泥工坊和煤礦,所投入的人力,已經超過上萬人。還有新城修建,亦是萬人規(guī)模。

  再過兩個月,便是春耕之時,屆時,所有人的人力物力,都要傾向于農耕之中。在沒有任何產出之前,其所需的錢糧如同無底洞一般,每日不斷消耗。

  眼看著錢糧不斷消耗,李戩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正所謂開源節(jié)流,他更看重的,是那開源之道。

  組建商隊已經迫在眉睫,李戩不可能天天去草原砍人頭,來賺取外快。

  只可惜,現(xiàn)如今,水泥煤炭的尚且供不應求,暫時還無法對外銷售。這讓李戩深以為憾,若是能將這兩項拳頭產品推出,那財源還不得滾滾而來。

  如今能夠對關中出售的,只有從草原劫掠而來的毛皮,牛羊等胡人特有的東西。這些東西,對于中原來說,并非必要之需。

  而對草原的貿易,來自中原的商品,對草原胡人,卻是有著致命的誘惑。兩邊的貿易逆差實在太過懸殊,草原實在太貧窮了,即便中原擁有大量的商品可以交換,草原胡人也沒有什么東西可以拿來交易。

  但這個現(xiàn)狀,對于李戩來說并不是問題,他現(xiàn)在急缺人力,特別是廉價好用的奴隸。中原漢人作為同胞,李戩還無法狠下心來,將其買來當做奴隸使用。那么,草原上的胡人,就是最佳的奴隸人選。

  像煤礦挖掘,和水泥工坊生產,一個危險,一個污染。若是全部用自己人,即耗費錢糧,又容易造成傷病。

  若是用上胡人,則無需擔心太多,只要給予一口吃的,便能驅使他們沒日沒月的勞作。即便是出現(xiàn)了傷亡,也不會很可惜。

  于是李戩當即召見突勒畢彌,與他商討組建商隊,前往草原貿易之事。雖然他才剛剛橫掃了草原胡部,但這并不妨礙他,通過和平的方式,獲得胡人的財貨。

  本來,李戩是準備讓突勒畢彌,同時兼任草原商貿之事。但他如今已經六十余歲,自從生了場大病后,身體便虛弱下來。草原貿易之事,已經有心無力。

  不過,他還是舉薦了自己的小兒子,突勒穆木爾作為商隊首領,代替他前往草原。

  對此,李戩倒是樂見其成,一來突勒畢彌是他最信任的胡人,二來,前往草原貿易,最好是熟悉草原的胡人。

  但他的小兒子,如今年紀不過二十多歲,李戩有些擔心,如此年輕,是否能擔當大任。

  對此,突勒畢彌拍著胸脯打包票,他的小兒子,是他所有兒子中最聰明的一個。

  按照草原的傳統(tǒng),將來的突勒部,是要傳給小兒子的。他前些年,便開始著力培養(yǎng)突勒穆木爾,管理部落諸事。

  既然突勒畢彌都打包票了,李戩只好抱著試試看的態(tài)度,讓他帶突勒穆木爾前來面試。

  沒過多久,突勒畢彌便帶著他的小兒子前來。李戩定眼一看心中頗為滿意,這突勒穆木爾,身材矮胖,跟突勒畢彌有些相像。剛一進來,眼珠子一轉,便主動趴伏在地,拜見李戩。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