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學醫(yī)
或許是因為古人的單純,這一段時間,因為齊大力的有意影響,一家人似乎全部都能接受了淑寧的早熟,而關(guān)于她夢中拜師的事情也都敬佩和羨慕不已,卻對外人絕口不提。
“這是紫河車和黃柏,是做生血丸的藥材?!?p> 一個四歲的娃娃,張口閉口的藥材,若是外人見了肯定都驚的不行,可是家里的人卻習以為常了一樣。
苗哲秀緊接著說:“淑寧,你會的醫(yī)術(shù),可以教給舅舅么?舅舅也想學醫(yī)!”
淑寧這才站起身,仰起小腦袋瓜,一臉認真的問:“舅舅,你真的要學么?學醫(yī)特別枯燥,還很辛苦的?!?p> 苗哲秀心里腹誹,沒見淑寧有多辛苦?。?p> “學,不怕枯燥,不怕辛苦?!?p> “可是娘親不是說舅舅要當官嘛?”
“哼,酷吏橫行,民不聊生,這官不做也罷!”
唐錦年在邊上坐著雖然也聽見了淑寧的話,也很想上前討教一番,可是看齊大力夫婦都在,還是停住了腳步。
最近他每次去跟小姑娘套近乎,齊大力就像是防賊一樣防著他,好似生怕他的寶貝閨女被拐走了一般。
“好,那我就教舅舅,明天咱們先去買醫(yī)書回來舅舅背!”
一聽淑寧的話,苗哲秀差點一跟頭載那去,“背、背醫(yī)書?”
“對,背醫(yī)書,這是第一步,我天天夢里都背的!”
對于夢里多個師傅的事情,淑寧現(xiàn)在越說越溜了,古人誠不欺我,這時代的人,果然都比較迷信,更信那玄而又玄的東西,淑寧這么一說,全家人都深信不疑了。
等晚上準備睡覺的時候,唐錦年剛要起身進房間,就被一只小手拉住了。
“我雖然找不到治愈的法子,但是調(diào)養(yǎng)的辦法還是有的,只是我卻鹿茸和白書,其他的東西我已經(jīng)搜集齊了?!?p> “沒問題!”
他就知道,這一個月他不白呆,把經(jīng)歷耗在這個小丫頭的身上果然值得!
第二日,鮮嫩嫩的鹿茸就擺在了淑寧的眼前,可是淑寧卻高興不起來了。
她手出手看著自己這軟乎乎白嫩嫩的小手,就是累死她,她也沒法將這些藥材都加工了。
最后實在沒了辦法,只能向爹爹求助了。
“你要教我制藥?”
淑寧點點頭。
“寧兒,爹爹是粗人??!”
舞棒弄槍的他可以啊,可是這制藥,他哪里會啊!
“舅舅說要學習,可以給爹爹打下手,我來教爹爹怎么做,一定可以的?!?p> “我可以在旁觀看么?或者我也可以打下手。”
唐錦年的聲音從門口傳來。
“這小子怎么在這里?”齊大力蹬著眼睛的問。
“鹿茸是他找來的?!笔鐚庩愂鲆话愕恼f。
最后,四個達成共識,由淑寧口述,齊大力作為主力,苗哲秀和唐錦年作為助手,共同研制生血丸。
而且淑寧提前也說了,這生血丸,可以按照唐錦年的需要提供給他,剩下的,她要售賣,這要算他們家的進項。
唐錦年也大方的說沒問題。
當然,售賣的生血丸是沒有鹿茸的。
說干就干,齊大力先是將白術(shù)炒熟,再將白扁豆炒熟,隨后連同紫河車、山藥、黃柏、桑枝一起研磨。
而趁著這個功夫,淑寧則拿著炭筆在紙上涂涂畫畫。
十幾日后,“這就成了?”
淑寧點點頭,成了,那了一個小盒子給唐錦年說:“這里面有三十顆,是你的,吃完了再找我要。一天一顆哦!”
隨后又把另外一個罐子里的藥丸遞給齊大力說:“爹爹,這些是五十顆,還有些東西需要爹爹找人做出來,爹爹去鎮(zhèn)上的時候先拿一顆去藥鋪問問收不收,多少錢收?!?p> 齊大力點頭如搗蒜一般,他家閨女就是神童,閨女說什么是什么!
淑寧仔細琢磨了一下,隨后說:“上次的人參如果可以賣一百五十兩的話,那么咱們這個生血丸一顆怎么也可以賣個十兩或者二十兩吧!爹爹看著辦就好!”
這次不僅是齊大力,就連見慣了錢財?shù)奶棋\年都跟著驚呆了,這才幾天,這小丫頭指揮做出來的藥丸居然這么值錢,那他懷里這些藥效更加好一些的呢?
“唔,錦年哥哥的藥,應(yīng)該值四五十兩一顆吧!”
苗哲秀回頭看著唐錦年懷里抱著的匣子,恨不得將那匣子奪了過來。
“舅舅!”
淑寧輕喚了一聲,苗哲秀這才將頭轉(zhuǎn)回來,而唐錦年握著盒子的手更緊了一些。
這時,淑寧拿出了幾張草紙,對齊大力說:“爹爹,這時我畫的咱們家家具的樣子,這時是我畫的小盒子,要多做一些這樣的小盒子,咱們用來裝藥丸。”
齊大力已經(jīng)不知道該說什么才好,只能不停的說好。
等所有人都離開,淑寧瞬間跌坐在地上,小臉煞白。
這幅身子特別不抗折騰,哪怕動腦的時間久了,就會體力不支,好幾天才能緩好。
淑寧在心中嘆氣,果然,老天爺是公平的,其實這樣更好,她也能心安理得一些。
苗氏看到那些圖紙也驚的不行,“這都是咱家寧兒畫的?”
“這是自然!”
“那可千萬不能讓別人知道!”
“對對!”
夫妻倆還是非常有先見之明的,苗氏不放心,還特意去弟弟房間囑咐弟弟一聲,又有些不好意思的跟唐錦年說:“阿年,寧兒寧兒這個情況,實屬妖才,萬不能被外人知曉,所以,嬸嬸,嬸嬸有個不情之請……”
“嬸嬸放心,錦年必不會多嘴,一定守好這個秘密,保護好寧兒妹妹!”
唐錦年說的堅定,表情更是恭恭敬敬,顯得格外的老成持重。
苗氏心里感嘆果然是不一樣的孩子啊,這教養(yǎng),這心性,當真是普通家庭教養(yǎng)不出來的呀!
回屋后苗氏對齊大力念叨:“相公,阿年真是個好孩子啊,為人本分人還聰明沉穩(wěn),這肯定不是普通家庭能培養(yǎng)出來的孩子啊!”
齊大力卻撇撇嘴,“那孩子可不簡單,我們安安穩(wěn)穩(wěn)生活就好,做個凡夫俗子就行,像這樣非凡的孩子,還是離遠點吧!”
苗氏看齊大力手里擺弄的圖紙,琢磨了一下說道:“相公,我看那小匣子,劉大哥應(yīng)該就可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