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終于搬進(jìn)去了
收回精神力,默默的上了炕,屋里悶熱悶熱的,外面下著雨,開窗戶一透風(fēng)屋里就潮的不行,爹還在做板凳,做吧,不干活就睡不著,莊稼人都養(yǎng)成習(xí)慣了。
也不知道什么時辰了,江玉橫才停了手,爺幾個收拾了一下,洗了洗才上炕準(zhǔn)備睡覺,真不容易,總算安靜下來,新房趕緊蓋好吧,可不能這樣一個屋子睡了,夏天也不能脫,一點都不方便。
等搬過去,說啥也得讓爹娘給自己一個單間住,哦買嘎,這樣住一起太難受了。
雨一連下了三天才停,村里的房子蓋的很快,只要不下大雨,房子的進(jìn)度就不停,非常快,看著村里人一戶一戶搬進(jìn)新居,江玉橫的心里癢癢的很,每天都去自家的宅子里看一眼。
下了雨,不遠(yuǎn)的河水長了,大哥提著桶帶著兩個弟弟抓魚去了,河水不深,大哥云海會水,被兩個弟弟纏著教他們,李氏不放心,拿著一盆子衣服去河邊洗,正好可以看著他們一些。
七月中旬,差不多所有的房子都交工了,就差那二十來戶人家的,還正在建著,妮兒他爹,整天到新房里收拾,家家戶戶的房型都是一模一樣。
一個占地半畝多的四合院,全部都是坐北朝南向陽的,正房四間,東西廂房各兩間,后面是一塊空地,就是房子蓋的不是很高
因為價錢給的低,院墻是泥磚砌的,因為這價錢太低,要是再砌磚墻,那人家就賠本了,要不是縣衙門派下來的活,他們根本不會來這里,房子不能減料,那就墻減料,總得賺點錢。
墻這個都是小事,以后等有錢了可以拆了重建一個院墻,現(xiàn)在這個先湊合著用,不過云妮心里卻有別的想法。
一家人,這幾天,天天過去收拾,李氏是個愛干凈,哪兒都收拾挨挨實實的,別的不說,那炕上的席子都是新的,擦都擦了好幾遍,江玉橫還做了一些簡單的家具放進(jìn)去。
想搬進(jìn)去,怎么著也得停兩天,太陽出來曬上它幾天,不然太潮,歲數(shù)大一些直接睡在里面,時間長了得風(fēng)潮病。
這個村跟別的村不一樣,家家戶戶各掃門前雪,誰家也不管不問,還什么暖房,去你妹的吧,暖房不得花錢買酒菜?暖房不得下廚房干活?有那錢給自己吃了喝了,有那功夫還在床上睡大覺。
這就是小江村的村民!
所以搬家也不分日子,每次過去收拾,都會帶一些過去,省得一下搬過去太累,其實后院也太多東西可搬。
他們每次搬東西過去,大房一家就在門口守著,只讓帶他們自己的,就那堆木頭,都說是他們家的柴火,不讓帶走,可是這明明是三房人砍的柴火。
不光是大房這樣,小江村姓江的人家都這樣。
沒有親情,看到的只有利益,江玉橫在江姓中,也算個奇葩了!
七月底,終于,全部搬清了,新房就是好呀,從那狹小的后院,搬到新居,就好象鳥兒從籠里,放飛到天空,那個舒服,一家人除了云妮,都在各屋里轉(zhuǎn)悠著。
“爹娘,這房子,我們兄妹怎么分?”
“那正屋當(dāng)然是我和你爹睡了,正屋最西間做廚房,最東邊兩間放糧食用,東廂房一間給你大哥,你大哥歲數(shù)也不小了,過兩年就該說娶婦了,讓他自己睡,老二老三睡另一間”
“那西廂房呢?”
“呵呵,本來我想讓你們姐三睡一間,可是妮子那丫頭磨了我好幾天,說什么她繡活要安靜,非得要自己睡一間,我就應(yīng)了”
“可是咱們沒個洗澡的地方,也不行?。俊彼慕?,五姐撅著嘴,爹娘太偏心了吧,她才八歲就自己睡,他們就放心?就慣著她吧,哼!
“這事好辦,讓你爹,用木頭一邊一角搭個凈房,不當(dāng)誤你們沖涼”
云妮一聽,咧開嘴就笑了起來,她一次這樣露牙的笑,真是好看,把哥哥姐姐,還有爹娘都看呆了。
但是李氏卻讓她住西廂房北邊這間,說是挨著正房近,她又小,這樣有啥動靜他們也聽得見,沒關(guān)系,住哪兒都行,只要自己可以自己睡一個房間。
真不容易,磨了半個月,才磨到一間房子,以后可以自己睡啦!
不當(dāng)家不知柴米貴,搬了新家,就知道要添置的東西太多,缺的錢不是一點半點,李氏看著哪里都是空空的,心里就不是滋味。
到是那父子幾個,從搬了新家,就沒閑過,盤灶,灶按小女說的,三個,一高二低,一大兩小挨在一起,兩頭還有兩個小缸鑲嵌在里面。
灶做好了,還有家俱,能自己做的,都先做出來,需要買的,等攢夠銀子再買。
李氏自己把后院的四分地翻了出來,整理好,撒上了白菜種子和蘿卜種子,八月了,再有幾個月天就冷了,這會兒種,冬天之前就可以收獲。
這菜種是劉嬸子,那位和她交好的人送的,小江村的人以前都不種菜,莊稼都不想種,光指著賣孩子的錢過日子,如今沒了營生,這種地也勤快了,他們跟著外來戶的人學(xué),也開始種菜。
李氏是個勤快人,她早前就跟劉家的兒媳婦說了,留些菜種給她,等搬了新家就種上,到了冬天就不愁吃菜了。
她可舍不得三個閨女干地里活,那小手剛養(yǎng)著嫩嫩的,讓她們做繡活就好了,尤其是妮子,更不能使喚她,那一接就是十兩銀的手,不能干粗活。
家里人也心疼李氏,除了讓她洗江玉橫的衣服外,都是自己洗自己的,不用她洗,這一輕松起來,加上吃飯也飽,一家子漸漸都長了肉,不再精瘦精瘦的。
老三云滿看著院子地方不小,“爹娘,咱養(yǎng)些啥吧?別人家都養(yǎng)著,咱家不養(yǎng)?”
李氏一皺眉頭,“要是養(yǎng)雞可以,但是現(xiàn)在沒有雞仔,要等春天,豬就算了,你妹妹都大了,不能再拋頭露面,萬一出個事咋辦?以前那是沒辦法,才去讓她倆打豬草”
“我和哥哥們喂,養(yǎng)一頭吧?”
“不養(yǎng),豬太臟了,家里收拾的這么干凈,不養(yǎng)那個,可以多養(yǎng)幾只雞,等哪天去集上,我看到后買幾只,有些人家到了冬天,看到它們不下蛋的時候會賣掉,如果不是老母雞我就買回來”
“太好了,以后咱們就可以經(jīng)常吃上雞蛋了,想起嫩嫩的蛋羹,云滿就想流口水,他們可從來沒在家里吃過,只是以前聽同齡的孩子說過”
李氏笑罵著他“你這家伙,多大了,沒出息,你妹子都沒提過,等有了雞蛋,娘給你做一鍋,讓你好好吃一頓蛋羹”
“嘿嘿,謝謝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