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韻之忍不住站出來,對在座的源內元老與嫣桃源主一揖說:“桔槔確實較目前捧甕而汲的方式要省卻不少人力,但其屬于間斷提升且利用水車轉運,于目前的旱情而言,效能仍過于低下。如能制作翻車,則能不間斷引水,且不再需要水車運送,相較于桔槔而言是事半功倍的方法?!北娙吮銓Υ朔ū憩F(xiàn)出極大興趣,紛紛要求柳韻之詳細講來。
柳韻之接著道:“翻車乃木制長匣,長匣兩端有卷輪,卷輪之間以木鏈相連,而在木鏈之上固定有無數(shù)葉片。將翻車置于斜坡之上,人于上端踩動卷輪,葉片便可將下端之水源源不斷地刮帶到頂端?!?p> 于是眾人大致理解了其運作方式,認為此法甚是神奇。
“然人力有限,縱使多人踩踏,也無法帶動過長的翻車,因此翻車之長度也較為有限?!绷嵵^續(xù)說道。
“照此而言,翻車使用較為受限,又如何能將水從浣河提升上來?”嫣桃源主問。
“我們可以制作多臺翻車,翻車在高坡上層層相接,如此環(huán)環(huán)相扣便可將水接力提升?!绷嵵f。
大家便都連連點頭表示贊同。一人說道:“我們可在高坡上選取一最低處,便可省卻相接的翻車數(shù)量。”
“不,我們需選擇最高處。”柳韻之說。
眾人于是都疑惑了,問:“這是為何呀?”
柳韻之款款而言:“我察看了周圍地勢,浣河北坡有一最高處,此處地勢高于源內農物田地,且有以前平鎏山流下的積雪融水匯化為細細溪流流向源內。我們將浣河之水提升至此,再將此細溪拓寬拙深,使其變?yōu)樾∏?,便可將翻車提升之水源源不斷地輸向農物田地,如此便不需水車人力運送了?!?p> 大堂之內于是沸騰了,從家都激動地從座位之上站立起來,無不對此法拍手稱贊。
“哎呀呀,此法非凡人可想出啊!”嫣桃源主聽完臉上放出了紅光,他走上前拉住柳韻之的手,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珩軒突然道:“可是制作翻車挖掘河流需耗費較長時日,田間農物如何等待得了?”
嫣桃源主擺擺手說:“這個不必擔心,這幾日仍辛苦大家以甕而汲至水車運水。由柳公子立刻繪出翻車圖形,帶所有木工匠人日夜不停趕制;你領余下源眾全力挖掘連通源內的渠道,如此三日可成?!?p> “那桔槔……”珩軒欲言又止。
嫣桃源主擺擺手:“好了,軒兒,翻車之法應該可成,桔槔就無需再造了?!?p> 散會后柳韻之便立即挑燈繪制翻車結構圖形,又將其構成細節(jié)對木工匠人予以講授,再詳細分配了木工匠人各自的制作任務,就連夜開始趕制起翻車來。
嫣桃源內又展現(xiàn)出活躍生機,由于嚴重旱情所引發(fā)的慌亂與不安,繼而沮喪的情緒消失殆盡,房舍內外、山里田間人們都喧囂吵嚷著忙于各自的活計,希望又重新回到了桃花源人的心中,而這一切,自然都歸功于柳韻之。鑒于此,桃花源眾對柳韻之又更多了一份敬仰,以致于第三日早晨柳韻之趕去浣河現(xiàn)場的一路上,不斷受到人們的躹躬揖拜。
柳韻之帶領木工匠人兩日間制作出八架翻車,他仔細計算了高坡的高度,八架翻車連接起來,足以從底部浣河到達高坡頂端了。于是第三日一早他便趕往浣河,在擬定架設翻車的地點察看,為翻車的架設做準備。現(xiàn)場一切就緒,珩軒也帶領人眾完成了絕大部分渠道的拓寬拙深任務,再過不多久就可以全線貫通。柳韻之對眼前的工程滿意極了,他再一次地檢查了四周,轉過身一仰頭便看見在陽光下顯出淡淡暗影的平鎏山。
平鎏山,這座美麗的山,這座無情的山,它現(xiàn)在就在柳韻之目之所極處,雖能夠看到它的淡影,卻又遙不可及。他曾經(jīng)站到了它的腳下,幾乎就要登上它,融入它,成為它的一部分,可是最終又被它的冰雪風寒無情地阻隔了。柳韻之雖然不明白為何山峰阻隔了他,他也不管她是有意還是無意,但他相信,峰仍是他愛戀的那座峰,而自己也同樣是被這座峰所愛戀著。柳韻之看著平鎏山的頂部,那里高聳入云,白色的雪層隱隱在藍天中顯現(xiàn),他的眼眶便濕潤了。他太想登上那座山峰了,那里有他從未見過的風景,有他最心愛的人兒,還有他心底至深的思念??墒悄瞧L景,那個人,那份思念現(xiàn)在仍在峰頂之上嗎?若還在,他便心安,他便可以安心地在這里助桃花源恢復它應有的絕世美顏,他就只想讓風帶去一句話給那座峰:我在這里等你,我一直在念著你。
“柳公子!柳公子!池子都已建好了,你可否下來看一看!”坡下幾個人正在向柳韻之揮手,他們已修建好各個翻車之間中轉貯水的池子,招呼他下去過目。
柳韻之便急忙用衣袖擦擦眼角的濡濕,向坡下走去。他仔細察看這些水池,指出了一些需要修改的地方,這個池沿高度不夠,那個水池缺口預留方位不對,吩咐大家一一修正。待一切都滿意后,柳韻之便召集周圍所有的人一起將翻車小心地抬上高坡,逐一在坡上排開。所有翻車一一銜接,最下面的翻車底部探入浣河水流之中,上部置于一個中轉水池之上,第二部翻車底部沒入中轉水池,上部的出水口又接入第二個中轉水池,如此設置直到坡頂。待所有翻車全部在坡上一字擺好時,一眼看去猶如一條木龍趴在坡上,大家便都稱之為“木龍水”。于是按翻車的踏輪設計,每架翻車配備了四人,待各架翻車人員均就位后,柳韻之將手一揮,呼一聲“木龍起水!”最底端那架翻車上的四個人便開始用力地蹬動轉輪。隨著轉輪的旋轉,浣河的水緩緩流入了第一個中轉水池,緊接著第二部翻車被踩動,水被繼續(xù)提升,如此環(huán)環(huán)相接,待所有翻車都運轉起來時,水已被順利地提升到了坡頂。圍觀的人群都沸騰起來了,他們激動地在四周跳躍,一邊呼喊著“木龍吐水了!吐水了!”一邊在高坡上跑上跑下拍手相慶,還有人禁不住流下了欣喜的淚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