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林村是個小村,也就是七八十戶人家,因為村西面的一大片野生桑林而得名。
今天雖然是個艷陽天,但因為昨日剛剛下了一場暴雨,田地里泥濘不堪,落不進去腳,很多人不得不呆在家里。
大人們在家里不停地賭咒這狠心的老天爺,恐怕今年又要讓他們餓肚子;孩子們卻管不了那么多,一個個早就溜出門去。
村東頭一棵人腰粗的大桑樹下,現(xiàn)在正聚著一大堆的孩子,不時發(fā)出一陣笑聲。
站在孩子堆中間的,正是村西頭跛老爺子的長孫,人稱“小病秧子”的子壯。
這孩子自六七歲的時候就患了“渴睡癥”,動不動就昏睡過去,所以不少人就戲稱他為“小病秧子”。
雖然身患怪病多念,一直沒有治愈,但現(xiàn)在已經(jīng)年過十歲的子壯,面色紅潤,長臂長腿,怎么看都像個健康孩子。
他那兩只漆黑的眼眸子不時地轉(zhuǎn)來轉(zhuǎn)去,全身都透著機靈勁。
此時他正站在一塊三寸多高的不規(guī)則青石上,圍著他的這群孩子有男有女,有大有小,或站或蹲,都津津有味地聽著子壯在講“武王伐紂”的故事,不時爆發(fā)出一陣笑聲。
子壯站在人群中間,手舞足蹈,唾沫橫飛,講得正起勁。
“那周武王由姜太公輔佐,親率兵車三百輛,虎賁三千人,草行露宿,直撲那朝歌城……”
武王伐紂的傳奇故事,在鄉(xiāng)野間可謂是家喻戶曉,每個人都耳熟能詳,可孩子們還是聽得津津有味。
“這一天半夜時分,忽然有人藏頭遮尾,求見武王。姜太公掐指一算,眉頭一喜,和周武王相視一笑,連忙召見此人。來人進了營帳,武王和姜太公對來人粗看細(xì)看,左看右看,前看后看……”
子壯剛才講得這一段,周圍的孩子們卻從未聽過,一個個屏住呼吸,張大嘴巴,就想知道來人到底是誰。
“遠(yuǎn)看近看,看了又看,看完再看……”
子壯卻繼續(xù)賣著關(guān)子,故意不說出來人的身份,顛來覆去地吊著孩子們的胃口。
周圍的孩子抓耳撓腮,已經(jīng)有了小小的騷動。
“子壯,你快點講啊……”
“再不講我們就不和你玩了……”
……
子壯見自己的目的已經(jīng)達(dá)到,心中暗暗得意,小大人般向下面壓壓手,讓他們稍安勿躁。
孩子們果然立刻就安靜下來,他又接著講了下去。
“果然不出他們兩人所料,來人正是商紂王的哥哥,人稱‘商國第一仁者’的微子啟。這微子啟可是個口是心非,表里不一的偽君子。身為商國王族,平時里一副為大商國甘愿剖心析肝的模樣,可私下里投靠武王的日子卻不短了。這次周武王出兵滅商,這微子啟可是暗中提供了不少商軍的軍事機密……”
不少孩子聽到這里,已經(jīng)開始面面相覷,用懷疑的目光打量著子壯。
以前他們聽這“武王伐紂”的故事,都知道紂王是個是非不分,荒淫無道的昏君。而紂王的哥哥,人稱‘商國第一仁者’的微子啟,卻是一個德才俱備,忠君愛民的大賢臣。
可在子壯的嘴里,這微子啟怎么就成了一個口是心非,叛國背族的奸詐小人呢?
一個叫大牛的男孩子忽然站了起來,打斷了子壯的話,一臉不滿地說道:“你簡直是胡說八道!那微子啟是商國第一仁者,怎么會投靠周武王,背國投敵,賣祖求榮?”
他長得粗粗壯壯,看起來年齡比子壯稍大,個頭也高,嗓音有些沙啞古怪,估計正處在變聲的年紀(jì)。
湖陰村的村民雖然目不識丁,但武王伐紂的故事,在鄉(xiāng)野間早有流傳,他以前也聽別人講過,而且也常常講給別人聽。
子壯正講得興起,沒有想到會有人來拆臺,一時語塞,臉色變得十分難看,兩只手搓來搓去。
周圍的小伙伴也將信將疑地望著子壯,有些小滑頭開始起哄。
“對啊,子壯,我祖父給我講過八百遍了……”
“微子啟是頂好頂好的人,商紂王才是大壞蛋……”
……
站在孩子堆中間的子壯,此時也是一臉的迷惑,尷尬地摸摸頭,心底頗為不解,“難道祖父給我講得是錯的?”
一時之間,子壯心里心里沮喪得很。
不過他轉(zhuǎn)念一想,現(xiàn)在好像也不是考慮對錯的時候,先把這幫孩子糊弄過去再說。
他畢竟腦子機靈,眼珠子轉(zhuǎn)了轉(zhuǎn),大度地?fù)]揮胳膊,一副無所謂的模樣。
“幾百年前的事情了,誰知道是真是假,就是圖個樂子而已——我給你們講一段‘周文王大戰(zhàn)崇侯虎’吧。我敢打賭,你們一定沒有聽過,好不好?”
“好!”
“你快點講吧,別啰嗦了……”
孩子們忘性大,剛才還想看子壯的笑話,現(xiàn)在卻都鼓掌叫好。
武王伐紂的故事,他們以前也聽人講過,自然興趣沒有那么大。
而且,子壯剛才講的“微子啟”這一段,和以前聽過的大為不同,心里不免有些小小的抗拒。
可是這“崇侯虎”的名字,一群孩子都是聞所未聞,自然把剛才的事情拋到腦后,齊聲叫好,一個個催促子壯趕快講。
子壯心中暗笑,目光掃過一張張稚嫩的臉孔,覺得這些孩子真是好糊弄。
不對啊,他轉(zhuǎn)念一想,覺得有些不對勁。
我分明也是個孩子嘛。
子壯低頭看了看自己年幼的身體,輕嘆了一口氣,把這些古怪的想法從腦中摒除,清了清嗓子。
“說起這崇侯虎啊,可不是一般人物。他可是崇國的國君,身高體壯,孔武有力,被商紂王封為商國侯爵。公侯伯子男,這侯爵可是排第二位,我們鐘吾國的國君也僅僅是個子爵而已……”
又一個男孩子忽然站了起來,惡言惡語地打斷了子壯的話:“閉嘴!什么崇國鐘吾國,勞資不愿意聽!你先把這‘武王伐紂’的事情搞清楚再說!”
對方挺胸仰頭,抱著胳膊,咄咄逼人地盯著子壯。
周圍的孩子們也緊張起來,忐忑不安地打量著他們兩個人。
子壯皺了皺眉頭,看了對方一眼,心里咯噔一下,隱隱覺得事情有些蹊蹺。
這男孩子叫二牛,是剛才那個大牛的弟弟,比自己還大一個月。
子壯又在孩子堆里掃了一眼,果不其然,三牛也猶猶豫豫地站了起來。
子壯一言不發(fā),只是盯著三??础?p> 三牛自然是牛家三兄弟的老三,比子壯個頭矮,年紀(jì)也小得多。和子壯不善的目光稍一對視后,三牛心中發(fā)慌,連忙怯生生地把頭低了下來。
次奧,這次事情要大條了。
子壯心中像個明鏡似的,一臉的郁悶,知道這三兄弟今日是預(yù)謀而來,專門找自己麻煩的。
唉,自己憑著這說古道今的本事,剛當(dāng)了“孩子王”沒幾天,還沒過夠癮,就惹別人眼紅了。
自己招誰惹誰了?
天大地大,找誰說理去?
子壯嘆了口氣,想起祖父的教誨,君子不與小人斗,好男不與女斗,大人不跟孩子斗,狗不與雞斗……
說起來,牛家三兄弟,只不過是三個毛都沒長全的孩子而已,不值得和他們糾纏。
子壯搖搖頭,鄙夷地掃了三兄弟一眼,從青石上跳下來,抬腳朝孩子堆外走去。
“小病秧子!”
背后傳來三牛怯生生的聲音,大牛和二牛給弟弟豎了個大拇指,也跟著罵道,“小病秧子!”
子壯頭也不回,腳也沒停,只是冷笑一聲,對罵道,“病你老母,病你祖母,病你全家,病你祖宗……”
“臭跛子!”
又有人罵了起來,這是二牛的聲音。
他罵完后呲著牙,得意地朝子壯的背影揮揮拳頭。
子壯雖然沒回頭,但也知道對方在罵自己的祖父。他很奇怪地沒有和二牛對罵,只是放慢了腳步,暗中攥緊了拳頭。
“死啞巴!”
這是大牛猖狂的聲音,罵得是自己過世的祖母,子壯全身的肌肉已經(jīng)繃了起來。
大牛的話音剛落,正得意地朝周邊的孩子們耀武揚威,子壯已經(jīng)轉(zhuǎn)過身來,“噌噌”幾步竄到他跟前。
幾個眼尖的孩子一陣尖叫,亂成一團。
大牛覺得事情不妙,急忙轉(zhuǎn)過頭來,直覺的眼前一暗,心里不免一謊。緊接著,一個又冷又硬的拳頭已經(jīng)重重地砸了過來,臉上頓時血花一片。
在大牛的慘叫聲中,子壯不再理會大牛,已經(jīng)沖到了二牛的跟前。
目瞪口呆的二壯剛舉起了拳頭,子壯飛起一腳,重重地踢中了他的小腹。二牛只覺得腹中火辣辣的酸痛,鼻涕眼淚也瞬時冒了出來,慘叫著趴在地上。
空氣中忽然傳來噗嗤一聲,接著一股騷臭氣彌漫開來。
子壯這個時候已經(jīng)沖到了三牛的跟前,趕緊后退一步,掩住了鼻子。
三牛的腳下已經(jīng)黃黃白白地一片,周圍的孩子四散而逃。
子壯一臉厭惡地瞪了面色煞白,兩眼驚恐的三牛,轉(zhuǎn)過身,暫時放過了這個膽小鬼。
他又沖到了二牛身邊,朝倒在地上哀嚎的二牛重重喘了幾腳。
滿面血污的大牛咆哮著沖上來,子壯腳下一動,身子一偏,讓開了他,然后一腳踹在他的腿彎處。
看著大牛應(yīng)聲倒地,子壯順勢按住他,劈頭蓋臉地一頓猛揍,邊打邊罵。
“罵啊,你這個死孩子,有人養(yǎng)沒人教,再罵一句‘跛子’我聽聽……”
“罵啊,你這個臭小子,怎么不上天啊,再罵一句‘啞巴’我聽聽……”
“今天我不讓你罵痛快了,小爺就不是人養(yǎng)的……”
村子里已經(jīng)有幾個大人聞訊而來,一邊往這邊跑,一邊喊著讓幾個孩子都住手。
子壯臉色一沉,手已經(jīng)扼在了大牛的脖子上,面孔猙獰,刻意壓低的嗓音里帶著一絲陰森。
“大牛,你剛才還罵‘小桑林巫是壞巫婆,村正是王八蛋’,對不對?”
“你沒罵?哼哼,你若不承認(rèn),我現(xiàn)在就掐死你……”
“好,大丈夫敢作敢當(dāng),承認(rèn)了就好。你若不想死,現(xiàn)在就放聰明點!現(xiàn)在給我大聲罵‘小桑林巫是壞巫婆,村正是王八蛋’。連罵一百遍,少一遍都不行。聲音要大一點,讓全村子人都聽見……”
……
醬油腌黃瓜
求票,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