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世師在這朝堂之上算是一人之下,百官之上了,擁有著絕對的權(quán)力。
屈突通也是一員老將了,跟隨陰世師南征北戰(zhàn),打過很多仗,有著很豐富的經(jīng)驗,也是這個時候能夠拿得出手的將軍了。
李淵為了能夠穩(wěn)定自己的大本營,只能是先穩(wěn)定北方的突厥,這個時候不是意氣用事的時候,只能派人到突厥大營,許諾了很多的好處,安撫了突厥之后,才準備南下。
只不過,也讓長安的朝廷有了時間準備,增兵北上防御李淵的南下。
同時,也有兵力去討伐離長安非常近的鄠縣的反賊柴紹,消滅這臥榻之側(cè)的敵人。
柴紹第二天早上很早就帶著部下到了鄠縣的縣衙議事廳,那里李三娘也剛剛到,雙方施了見面禮之后,就開始了今日的正題。
“我已得到消息,長安朝廷派屈突通率領(lǐng)兩萬大軍,前來攻打我們,而我們現(xiàn)在,一共只有一萬多人的部隊,還是剛剛收編,軍心不穩(wěn),該如何抵御屈突通的大軍,還請各位集思廣益,說一說自己的看法。”
李三娘一身戎裝,看起來英氣十足,舉手投足之間,頗有一種上位者的氣質(zhì)。
只不過她的話卻讓下面坐著的人震驚了,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害怕和擔(dān)心,畢竟,他們已經(jīng)很多年沒有打仗了。
太平的日子還沒有享受多久,現(xiàn)在就要打仗了,他們這些小病小將的,自然是對于隋軍的一萬人擔(dān)心,特別是領(lǐng)兵的將軍是屈突通。
李三娘坐在首位,下面那些人的神色,她看的清清楚楚,不過也沒有覺得有什么,畢竟這些人的血性已經(jīng)被往日的那種太平生活磨平了,失去了血性的將軍,那里還能夠指望他們能夠有什么勇氣去面對正規(guī)的隋軍。
既然已經(jīng)投誠,這些將士也知道這個時候是同生共死的局面,他們已經(jīng)被朝廷打上了叛軍的名號,不可能回去了。
“主公,鄠縣城墻不高,兵力不足,如今想要抵御隋軍,只能死戰(zhàn),我們在隋軍還沒有到來之前,倒是可以先行埋伏,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其中一個郎將拱手發(fā)表了自己的意見,只不過具體怎么做,他還是說不出個一二。
李三娘點點頭,示了意,然后看著其他的將士,最終,還是看著柴紹,身邊一個真正的謀士也沒有,只能看著主將柴紹,希望他能夠有什么好一些的意見。
柴紹看到李三娘看過來了,知道該來的事情還是要來的,他也沒有真正的打過仗,那里知道到底該怎么打?
“隋軍有兩萬之眾,看似將士不是很多,但是相對于我們來說,這兩萬大軍,也是一個強大的敵人。
現(xiàn)如今我們能夠湊齊的將士的人數(shù)只有一萬三千多人,這一萬三千多人和隋軍的兩萬精銳相比起來,更是像以卵擊石一樣,想要打敗這兩萬隋軍,想要守住鄠縣,我們只能智取。
觀古代之戰(zhàn)事,以少勝多者,也有不少,狹路相逢勇者勝,我們就算是打不贏也不能退縮!”
柴紹的話抑揚頓挫,最后的一句話讓在座的多少有了一些信心,這個時候真的不能退縮了。
“至于智取,我有上下兩策,能不能成功守衛(wèi)這鄠縣,還要看各位能不能全力配合了?”
那些郎將立即抱拳說道:“吾等定當(dāng)全力以赴,共同守衛(wèi)鄠縣,抵御隋軍!”
時間還是太急了一些,柴紹剛到鄠縣還沒有一天,就帶著鄠縣的守軍攻打始平,拿下了始平之后,又立即轉(zhuǎn)過頭來準備抵御隋軍。
這已經(jīng)是連續(xù)作戰(zhàn)了,對于很久沒有打仗的將士們來說,這將是一個難題,同時他們的精神疲憊,狀態(tài)并不是很好,這一場智取的戰(zhàn)斗,并不是那么的理想。
柴紹能夠把想到的能夠用在戰(zhàn)場上面的一些知識,都想了一遍,最后還是覺得自己的知識在這個時候不夠用。
自己這邊這么多的將士,面對兩萬隋軍,到時候就是真刀真槍的打,最后的結(jié)果,柴紹都能夠猜到了。
長安城外,陰世師為屈突通踐行,也為全軍將士踐行。
接了軍令的屈突通帶著兩萬將士浩浩蕩蕩地想著鄠縣疾行,這兩萬將士算是長安守軍里面的精銳,也是長安最后的守護力量的其中之一。
現(xiàn)在如今狼煙四起,各地反軍都開始攻城略地,已經(jīng)把大隋的江山給瓜分的差不多了。
北方幾乎已經(jīng)是被叛軍占領(lǐng),李淵還沒有舉旗造反,但是也快了,而東邊的王世充也要反了。
只有長安、東都以南這些地方,還在大隋的掌控之下。
但是屈突通知道,大隋的末日已經(jīng)來了,這大好的江山,最終還是會亂,會改朝換代。
只不過,他現(xiàn)在還是大隋的將軍,他的家還在長安,他只有聽命于大隋的大將軍,帶著軍隊去攻打鄠縣的反軍。
半道之上,屈突通命令大軍停了下來,然后吩咐身邊的一員大將,帶著六千人去奇襲始平縣城,剩下一萬四千人跟著他一起攻打鄠縣,有分出八千人去大頭陣,也就是先鋒部隊。
而鄠縣此時已經(jīng)做好了所有的防御工事,石頭、火油、弓箭,能夠用的全部都用上了。
而柴紹想到的上下兩策,也很簡單,叫做分而食之。
兩萬隋軍肯定是打不過的,但是一點一點的吞食,還是有辦法的,看過那么多的古代戰(zhàn)爭片,怎么也懂一些分兒奇襲之的道理。
八千先鋒隊到了鄠縣之下,直接叫陣,先是弓箭手的一波強有力的攻擊,然后后面的士兵就開始準備搭梯子又或者是撞城門。
而這個時候鄠縣縣城的城墻之上,弓箭手按照柴紹的吩咐實行三段射,節(jié)約了搭建拉弓的時間,其箭羽比之下面的隋軍還要多,再加上居高臨下,箭勢也比較猛。
鄠縣的城門緩緩地打開了,在隋軍的部隊快要靠近城門的時候,柴紹帶著六千將士出城應(yīng)戰(zhàn)。
“殺!”
“殺啊!”
在雙方靠近作戰(zhàn)的那一刻,柴紹的身邊響起來吼叫聲,一首俠客行再一次被將士們吼出來。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閑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
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
三杯吐然諾,五岳倒為輕。
眼花耳熱后,意氣素霓生。
救趙揮金槌,邯鄲先震驚。
千秋二壯士,烜赫大梁城。
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
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