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門咿呀一聲,突然打開,驚得正在思索的房尋風一跳,轉(zhuǎn)而間反應過來有些失禮,也顧不得看清來人,連忙躬身拱手道:“小生房尋風,多謝恩人救命之恩?!?p> 來人也是一愣,沒想到房尋風已經(jīng)醒來,不過轉(zhuǎn)而反應過來,經(jīng)過短暫寂靜的尷尬,悠悠道:“公子不必多禮,父親生前常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蕓娘不過是尊崇先人的遺志而已?!?p> 其聲氣若幽蘭,又好似百年山泉中回蕩的水滴,絲絲縷縷的香氣隨著開門一剎那的氣流撲面而來,房尋風本能的抬頭看去,預想中的恩人老者沒有出現(xiàn),出現(xiàn)的卻是一個一身藍裙的少女,美艷不可方物,一顰一笑仿佛天上的太陽都要暗淡三分。
一時間房尋風看得呆住了,此生難得見到這般美麗的場景,比那春夏交替之際百花齊放都來得讓人心醉,即便天空之中千萬煙火齊鳴,也敵不過其低眉淺笑的一瞬。
蕓娘也被房尋風的直愣愣的目光看得雙頰發(fā)紅,然而自己性子溫婉,也不太懂得拒絕只能微微側(cè)身避開房尋風炙熱的目光。
房尋風在此處修養(yǎng)了幾天,憑借自己的文采和風度翩翩的相貌,一來二去,和蕓娘互生情愫,蕓娘家中沒有長輩,生性又是乖巧溫婉的類型,對于生了情愫的房尋風愿意毫無保留,于是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
房尋風沉迷溫柔鄉(xiāng),卻也不忘凌云志,期望前往出云關拜師學文,蕓娘雖舍不得,但是自家男人的意志還是要遵守的,所幸出云關離此處不過數(shù)十里地,房尋風前往出云關順利拜得名師,也得名師欣賞傾囊相授。
每逢假期,房尋風定然不遠地域之辛苦亦要與蕓娘相會,兩人感情日漸濃厚,一年過去,大考之期將近,蕓娘卻發(fā)現(xiàn)自己懷孕了,為了不讓房尋風擔心,蕓娘隱瞞了這件事。
毫不知情的房尋風一日回來卻得到蕓娘的冷落,不肯行房事,這讓房尋風心中如何不起狐疑,不過回憶一年過望,卻也只當是蕓娘偶有不適,并為在意。
然而接下來許多次房尋風回家,蕓娘雖然歡喜,卻始終不愿與房尋風歡好,這讓房尋風如何受得了,不假思索便以為蕓娘在外有了人,傷心欲絕拂袖離去。
蕓娘看著負氣而走的相公,心中也是絞痛,倒是為了不影響房尋風的科考,蕓娘忍著痛將所有的委屈苦楚都藏在心中,只是一個勁的織這一件花紅的嫁衣,在房尋風每個苦讀不歸的夜晚,在每個晨風飛露的清晨,只因為房尋風說過,當他高中之日,便是迎娶自己之時。
然而兩人心中雖然相互掛念,但可惜間隙已成,房尋風有大才,生的也好看,風度翩翩玉面似撲粉,即便是身著粗布麻衣也不能擋其腹中詩書氣質(zhì)。
房尋風的老師乃是大渝王朝從三品的禮部尚書鄒幼枝,主管的就是科考,房尋風得此機緣應當一飛沖天。
鄒幼枝看著房尋風有大才又風度翩翩,實為蒙塵的明珠,待到他日在官場得上歷練一番,在加上自己的輔助,他日登閣拜相也未嘗不可。
在老師鄒幼枝的有意撮合之下,本就對房尋風和自己的女兒鄒彩鳳二人有了一面之緣,再加上朝夕相處,二人的關系開始有些曖昧,雖然房尋風屢次以家中已有嬌妻暗點老師的這位女兒,但是女兒家的心思,感情的事,哪有謙讓一說。
而后正值大考將近之期,房尋風一心努力備考,一朝發(fā)榜,名列進士魁首,只待殿試一關,摘下狀元郎的桂冠不過是板上釘釘,房尋風第一時間便想將這個消息告訴遠在數(shù)十里之外的蕓娘,然而身為狀元郎和禮部尚書的得意弟子,房尋風如何能夠一走了之,無數(shù)權(quán)貴的拜訪讓房尋風應接不暇,根本無法推辭,也無法走開。
無奈只能拖老師家的管家代為向妻子蕓娘傳遞書信,讓其安心等待,自己不日將榮歸故里。
然而任由房尋風如何聰明,也想不到自己的這封手書會被人扣下。
一連半月過去,遠在百花鎮(zhèn)的蕓娘等得望眼欲穿,卻沒能等到任何有關房尋風的音訊,只有一紙捷報傳來,說是金科榜首為房尋風。
半月過去,房尋風音訊全無,蕓娘也從逐漸經(jīng)歷了什么叫做絕望,半月之后,蕓娘沒等來房尋風,等來的卻是鄒彩鳳,原來安排世家權(quán)貴拖著房尋風的不是鄒彩鳳還能是誰。
十五天,說長不長說短不短,若是在以往,房尋風即便是月余不歸家也是常有的事,但是放在如今,卻讓蕓娘心中無比煎熬。
鄒彩鳳來到百花鎮(zhèn)找到蕓娘,二話不說,開門見山,暗指蕓娘為負累,只會拖累了房尋風,而身為禮部尚書之女的自己才能是房尋風的良配,并謊稱房尋風與自己將不日完婚。
蕓娘半月不見房尋風絲毫音訊心中已然是惶惶不可終日,然而此時一聽鄒彩鳳的話自然信以為真,否則半月有余,若是房尋風真的有心豈會連一封書信都沒有。
一念及此蕓娘心如死灰,腹中還懷著孩子,卻成了糟糠之妻為人拋棄,沒有名分未婚先孕,一個女子如何能夠承擔這樣的污名,為祖上蒙羞。
蕓娘不哭也不鬧,只是一臉平靜的送走了鄒彩鳳,從柜子中拿出疊的整整齊齊的嫁衣,穿在身上,一封血書,三尺白綾懸梁自盡。
而此時在應酬世家貴族的房尋風心口突然一痛,仿佛失去了什么重要的東西,神情恍惚之間仿佛聽見了蕓娘的聲音,房尋風突然慌了神,拋下酒杯也不顧賓朋滿座,出門奪馬而走。
數(shù)十里之路,快馬加鞭不過半個時辰,然而趕到家門的時候卻只看見了蕓娘的懸掛在自家的房梁之上,手中死死的攥著一封血書。
房郎親啟:
蕓娘此生能與郎君相遇實屬上天賜下的緣分,然而蕓娘命薄,唯恐拖累郎君大好前程,只能與腹中骨血一道走遭黃泉,可惜孩子還未出生,一切的罪孽都有蕓娘承擔,此去不知經(jīng)年,不知來生可否再見,也罷,來生最好不見,房郎與鄒小姐實屬絕配,郎才女貌,望房郎珍重。
蕓娘絕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