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夜終于過去,蒙蒙的晨光開始普照大地,落城經(jīng)過昨夜的一場風雪,更添秀麗。
城中的鏡湖西岸,垂柳通幽處有一座庭院,院中景象素雅,看起來就像普通大戶人家的宅子,然而,但凡江南六州十三郡的大小官員,都知道這座庭院的不凡之處。
這里是大周定國侯的府邸。
大周天慶元年,太祖率三十萬鐵騎南下,大將軍李懷遠隨軍百戰(zhàn)而回,從此開創(chuàng)了大周千年的基業(yè),天慶三十一年,將軍告老,落城鏡湖的湖畔便多了這間宅院。
……
此時,世襲的定國侯大人,李承清正站在這間宅院的正堂中,他望著院落中的雪景,臉色卻難看到了極點。
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
現(xiàn)在,整個落城都知道,定國侯府那位出了名的小侯爺昨夜在醉花間風流快活的時候,忽然被一道天降神雷給劈中了,遭了天譴,到現(xiàn)在還生死未知。
落城的大街小巷就差沒有放鞭炮慶祝了,都說這是報應。
“我兒……還沒有醒嗎?”李承清的聲音透著苦澀,苦澀中帶著擔憂,擔憂中夾雜著一絲怒意。
老管家李仲卑謙地站在定國侯的身后,連忙點點頭,答道:“昨夜接回來的時候,老奴請了城里最好的大夫診斷過,小侯爺全身上下完好無損,應該是勞累引起了昏厥,所以……老爺,用不著太擔心?!?p> “勞累?整天沉迷于煙花之地,能不累嘛?!崩畛星遄猿耙恍Γ曇舻统恋卣f道,“想想這幾年,這個敗家子干得一樁樁、一件件破事,好歹老子堂堂一個定國候,盡替他擦屁股了?!?p> “老爺言重了……其實,小侯爺?shù)谋举|還是好的,就是貪玩了一點。”
李承清擺擺手,搖了搖頭,一屁股重新坐回到檀木椅上,他手里摸著早已冰涼的茶盞,沉默了很久,終于重重地嘆了口氣,憤憤說道:“人閑則生事,看來,是該找個地方,弄個人管束管束他了?!?p> 李仲望著定國侯鄭重的神情,微微覺得有些錯愕,心中卻想著在這江南六州十三郡之地,還有什么地方,會有什么人能管的住這位定國侯府的小侯爺。
……
淡淡的冬霧中,定國侯府的仆人趕著早,開始小心翼翼地清理庭院內的積雪,不一會功夫,庭院中便顯出盈盈綠意。
沿著綠意穿過廊亭,便是一間東窗臨湖的房間,雖是凜冬,但鋪設地龍的房內卻溫暖如春,此時,李浪躺在大床上,鼻息奄奄,面容憔悴。
自從在醉花間見到了那道神輝,李浪便對自己的這具身體失去了控制,只剩殘留的一縷意識在無盡的黑夜中飄蕩著,他感覺到海棠的芬芳已經(jīng)飄遠,也嗅到了鏡湖邊垂柳的清香,但就是無法睜開雙眼。
人就是這樣,因為未知,而感到迷茫,因為迷茫,而感到畏懼。
黑夜無邊無際,沒有星星,也沒有月亮,也不知過了多久,這縷意識中的畏懼漸漸褪去,然后被一種渴望的情緒取代,他依然留戀人間的煙火,渴望光明。
和大多數(shù)的世家公子一樣,李浪雖然紈绔,但卻在侯府教渝的戒尺下,讀了很多的書,尤其是凈土傳入世間的那些經(jīng)文。
八百佛法,三千道藏,這些都是大道的基石,也可以說是修行世界的敲門磚,然而,這世間沒有人能做到研讀所有道藏,精通全部佛法。其實,那些有資格推開那扇門的人,他們要做的只是找到一部適合自己的經(jīng)書。
先人的經(jīng)驗證明,李浪沒有資格推開那扇門,但現(xiàn)在,黑夜中漂浮的那縷意識,此時無比的渴望著光明,所以,他下意識地想到了自己最熟悉的一篇經(jīng)文:一切經(jīng)。
之所以熟悉,是因為《一切經(jīng)》是這世間流傳最久、也是最廣泛的經(jīng)書。
據(jù)傳,太古年間,天外有神石落在人間,上面鐫刻著古怪行文,有先賢拓其文,得名天書,然而,書成之時,神石崩毀,天書化成碎頁散落世間,有人拾碎頁而窺天道,從此衍出道藏三千,佛法八百……
而《一切經(jīng)》據(jù)說正是這部天書的總綱,只不過,這部總綱是殘缺的。
《一切經(jīng)》共分三卷:開元卷、光明卷、永生卷,每卷各有三百字。神石崩毀的那一刻起,最具奧義的永生卷就再也沒有在人間出現(xiàn)過,對此,最有說服力的說法是:天道可窺卻不可得。
所以,《一切經(jīng)》雖然流傳廣泛,但因為內容的駁雜和殘缺,從來沒有人能用它去叩開修行世界的大門。
李浪早就對門后的那片世界失去了幻想,現(xiàn)在的他只想掙脫眼前的黑夜,回到光明的懷抱。
唯有一切經(jīng),才有光明卷。
六百字的經(jīng)文,幾乎本能的在意識中浮現(xiàn),然后一個字一個字的閃過,最后投向無盡的黑暗。
黑夜中漸漸有了風,這縷意識如同一片枯葉,被風輕輕帶起,向著遠方飄去……
時間慢慢流逝,意識感受到了風的輕撫,于是,無聲的經(jīng)文被反復誦念著,然后一遍又一遍的融入周圍的夜色,直到某一刻,這片夜色終于出現(xiàn)了一縷若有若無,玄之又玄的波動,接著,遠方的天際出現(xiàn)了一絲光亮。
夜色頓時如同一塊黑布被扯開,云海翻騰,光亮漸漸放大,轟隆隆的雷鳴隨之而來,與此同時,字大如斗的經(jīng)文又開始慢慢浮現(xiàn),每出現(xiàn)一個字就會響起一聲古老的鐘吟。
黑夜終于被光明取代,六百字的經(jīng)文綻放出奪目的金光,像是活過來了一樣,不斷飛起,然后破碎,接下來又不停地重構……忽然,天空傳出一陣劇烈的波動,重構的經(jīng)文頓時化作碎雨,逐一湮沒在中央處,最終,那里多了一面水波蕩漾的“鏡子”。
鏡子里有神輝溢出,下一秒,李浪的意識被一股莫名的力量扯了進去,鏡子的后面,是另外一個世界……
一座孤峰,一縷神輝。
一片枯海,一道銀弧。
神輝躍于孤峰之巔,銀弧懸于枯海之上,這就是光明世界里所有的景象,除此之外,盡是虛無。
這里是……神淵!
這里的山叫做虛山。
這里的海叫做氣海。
修行世界的大門被推開,所有修行者見到的第一眼景象就是自己體內的虛山氣海,人間早有丹青妙手將這種景象繪成畫卷,供人參研。
李浪九歲行文,研讀過的道藏不下百部,可十年時間,他連修行的門檻都沒有摸到,但現(xiàn)在,他竟然以一切經(jīng)叩開了道門。
和畫卷中的景象相比,自己的虛山不夠巍峨,氣海也不夠浩瀚,但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看到了那扇門后面的世界,也隱隱感覺到周身天地氣息的玄妙波動……
他,已入知微境,成為了一名修行者!
融入一切經(jīng)道文的那縷意識,穿過了“道門”后,終于脫離了普通的范疇,他化作神識,成為重新認識這個世界的橋梁……
這也是“知微”的含義。
道門后的世界里,虛山氣海自成小天地,它和真正的大天地形成了某種奇特的關聯(lián),如果修行者想要強大自身,就需要用大天地本源的力量,去改造自己的小天地。
“唯無垢,方入道;唯心堅,方證道?!?p> 想起了凈土的這句箴言,李浪不由地望向虛山之巔的那道神輝,從那里褶皺的空間和散發(fā)出的恐怖高溫來看,這應該是一株只有拳頭大小的透明火焰。
醉花間的風雪之夜,透明的火焰和這道銀弧同時出現(xiàn),現(xiàn)在為什么又會同時出現(xiàn)在自己的神淵中?
好奇因子冒了出來,神識不敢靠近火焰,所以,它向著氣海上方那道極其簡單的弧線飄了過去,
即將觸碰的剎那,弧線閃爍了一下,下一剎那,一聲清脆的劍鳴在這片天地間驟然響徹,頓時,虛山震顫,氣海翻騰……
幾乎與此同時,定國侯府東窗臨湖的房間內,傳出了丫鬟青芽震驚刺耳的叫喚聲。
“少爺醒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