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甜從來都沒懷疑褚辭的能力,但是能讓人民日報出面,這還是在她的意料之外。
想她現(xiàn)在花錢上省報都得排隊,還不見得能排得上,他一出聲卻是這么大的手筆,果然是人比人氣死人。
“這上面的機器不就是我們廠子里的嗎?”周輝驚訝道。
“對的。既然人日都已經報道了,我覺得我們可能不需要自己去談經銷商了?!敝芴鸬?。
人日之所以會登這則新聞,這明顯就是在給真空包裝食品打先鋒。
作為國內最有權威的報紙,它上面所刊登的信息是面向全國的人民。這個新聞一出,大家腦海里多多少少會有一些關于真空包裝食品的意識。
這就相當于先一步拋磚引玉,接下來就看各省怎么借著這則新聞發(fā)揮了。
南安省只要有一部分人政治嗅覺敏銳一點,說不定他們就不用那么苦逼的到處跑去尋找合作經銷商。
所以,周甜選擇再等等看。
其實和周甜預料的不錯,省報上面刊登的內容基本都是向人民日報看齊的。人日新聞頭條真空包裝機的出現(xiàn),讓報社里面不少人都琢磨著怎么弄一點合著東西相關的新聞。
琢磨來琢磨去,于是周甜這個還沒有發(fā)出去的廣告,就被送到了主編的面前。
真空包裝食品?這可是以前都沒有過的東西。而且人日昨天就報道了關于食品真空包裝的新聞,現(xiàn)在他們省內就出現(xiàn)了這個企業(yè),這新聞一旦報道出來,整個省的面子都有了。
于是當天省報就派了記者,前往江陵縣去采訪這個波湖食品責任有限公司。
周甜根據(jù)前世的認知,深切的明白,這種靠筆桿子吃飯的人是得罪不起的。
如果你把他得罪了,回頭人家用春秋筆法將你的產品貶得一無是處,你可就真沒地方說理去了。
正所謂“造謠一張嘴,辟謠跑斷腿”,為了省卻不必要的麻煩,在那些記者來時,她又是請客吃飯又是塞紅包的,把所有人都捧得喜笑顏開,這才開始了采訪。
當然,這次采訪,最先受到采訪的不是她,而是縣里面的頭頭腦腦們。他們完了后,這才輪到廠子里的責任人露面。
周甜果斷把這個光榮的任務交給了楊志偉同志,看著楊志偉在那位,女記者面前局促不安的樣子,她和周輝他們全都坐在一旁偷笑。
等到采訪完,大家發(fā)現(xiàn)王志偉緊張得都有些冒汗。
“記者同志,我們這個新聞什么時候能上報紙?”楊志偉得到授意,上前詢問道。
女記者情商挺高,臉上沒有露出任何不屑之色,對楊志偉的態(tài)度反而溫和的很,“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明天我回去,大概后天就能上報紙了?!?p> “這么快?”周甜有些驚喜。
“這已經不算快了。社里面對這新聞十分看重,而且這一手資料很可能還會在臺里播放。”女記者稍稍透露道。
臺里?那可不就是電視臺?
這個時候的黑白電視機能夠搜索到的頻道并不多,如果他們廠能夠上地方新聞的話,那可真就不得了了。
周甜心臟狠狠跳了一下,一時間忙去找了卓建國把這情況說了一下,并向他借了幾部電話。
卓建國聽說他們有機會在省電視臺上露臉,二話不說就同意了。
那位女記者在采訪完后就迅速的離開了,雖然江陵縣這邊有一個大新聞,但是對于這種落后的縣城,她還是不想多待。
臨走時,周甜送了一包用盒子包裝好的香煎小銀魚給她。
第二天晚上,卓建國等人都在電視上看到了他們的臉。雖然大部分人都只短短的一閃而過,只留下縣高官和楊志偉兩個人說了幾句話,但這對他們來說無疑是一個露臉的機會。
只要上面的人稍微對他們有點印象,那他們的目的就達到了。
在晚上的新聞播完之后,第二天南安日報又用最大最顯眼的版面報道了波湖食品公司的香煎小銀魚。
那里面的內容,把真空包裝機包裝出來的小銀魚夸的天上有地下無的,好想你身為南安人不來嘗一嘗這個,簡直就是你最大的損失一般。
并且除了新聞報道,在下面還有他們廠子的聯(lián)系方式。
“看來我們那幾個紅包沒有白塞?!敝茌x笑得不見眼睛只見牙齒的,家里的電話到現(xiàn)在就一直沒有停過,他當然高興的很。
要知道這年代的話費并不低,沒什么事的人根本不會花這個冤枉錢來打電話,所以基本上會打電話來的究竟是誰,可想而知。
周甜現(xiàn)在十分慶幸自己提前和卓建國借了幾部電話,不然只單單靠著家里的那一步,也不知道會錯過多少經銷商。
卓建國給周甜弄了十部電話,都是下屬家里的。周甜又緊急招了幾個知識分子,讓他們大概了解了一下廠里的基本知識,然后讓他們幫忙接電話,把所有打電話過來的人和姓名以及聯(lián)系方式通通記錄下來。
她知道所有打電話過來詢問的人,不見得每一個人都會選擇和她合作。但是只要,十個人里面能有一個愿意合作,那她也都不用擔心,她那倉庫里面堆著的銀魚,明年會白白放過期。
接下來的三天,天天都有人打電話過來。不過周甜已經沒有再親自接電話,因為有些手腳動作比較快的人,已經來到了江陵縣。
這些都是商機,只要稍微有魄力一點的商人都會選擇先過來看一看。
從前外地人很少見到的江陵縣一下子熱鬧了起來,有種死水深潭里面突然注入了新鮮活水一般,有著一種別樣的鮮活氣息。
在南方,十里鄉(xiāng)音各不同,更別說諾大的南安省。
聽著車站里面問路的人操著不同的口音,被問多了的小攤小販,早就熟門熟路的朝著城東一指:“沿著這條路一直往前走,等走到路的盡頭,看到一個青磚房子,那差不多就到了?!?p> 問路的人道謝后,匆匆往那邊去了,等走到半路,發(fā)現(xiàn)旁邊全是同一個目的地,當即相互拱手認識了一番,一同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