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攻城
這場大雨還是帶來了許多的麻煩,填在溝壑里的浮土被雨水沖得到處都是,不得不重新再填一次。
不過這次死的人沒有上一次多,范陽城中的守軍在之前的戰(zhàn)斗中也已經(jīng)消耗過半,新補上的民兵能把箭射出去就不錯了,根本談不上準(zhǔn)頭。
雨后第二日,天剛剛亮起來,唐軍便發(fā)動了進(jìn)攻。
王霸水,陳回光和來瑱各領(lǐng)三千人在東北西三面造聲勢,其余人集中在開陽門外輪番強攻。
渾釋之打第一陣。
尚在兩百步之外時,盾牌手掩護(hù)著弓箭手齊射,每一排弓箭手都拉滿了弓,將手里的箭射出,然后迅速蹲下,躲在盾牌手身后,向前跑動幾步,待頭上傳來叮當(dāng)之聲,盾牌手又再將盾牌向前一頓,弓箭手起身再射。
這個距離殺傷力不強,弓手追求的是準(zhǔn)確性。
進(jìn)入百步,隊形便又變了盾牌手列成一列長隊,將盾牌斜舉起四十五度,慢慢向前推進(jìn),而弓手在盾牌后面飛快地射擊,這次他們不在乎準(zhǔn)確性了,幾乎是開弦便松手,速度比起剛才快了數(shù)倍。
城樓上的士兵一時間沒有適應(yīng)這種節(jié)奏,紛紛便流矢擊中,接連倒地。
中軍大纛猛地一揮。
打第二陣的仆固懷恩便率領(lǐng)振武軍沖了出去,三架云梯,兩架攻城車轟隆隆的沖向城墻。
城墻上的投石車,弩機也開始響了起來。
渾釋之抽出長箭,將手中的兩石六的長弓拉了個全滿,箭頭的寒光如流星般飛上城墻,將弩機旁邊的士兵射翻在地。
他身邊還有幾個人,也都是手擎長弓,專門射殺操作弩機的戰(zhàn)士。
仆固懷恩很習(xí)慣這種打法,他的士兵都是配有鎖子甲的步卒,少許將校穿的還是明光鐵甲,云梯和攻城車雖然是現(xiàn)做的,但在上面裹了有沒硝制過的牛皮,又韌又硬不說,推車的人躲在車中,連弓箭都不帶怕的。
只有投石車和弩機能對他們產(chǎn)生威脅。
可投石車沒法瞄準(zhǔn),弩機又是被渾釋之的弓箭手們壓制住了。
振武軍很快從豐安軍留出的縫隙里沖到城下,云梯架上城墻,攻城車也向著城門狠狠撞去。
中軍大纛再次揮動。
打第三陣的劉正臣和成千上萬的平盧軍將士從各個方向涌了出來,高舉橫刀,沖向城墻。
“真正的攻城之兵,不需要著重甲。若甲胄太重,會讓他們在攀爬時動作變慢,特別是中原的堅城,一旦不小心墜落。穿皮甲者尚能生還,穿鎖甲鐵甲者,死者七八。但若是西域那些土城或是突厥人的大帳,倒是不妨事?!?p> 郭子儀望著腳下的人群,輕聲對身邊人說道。
除了趙鐸以外,還有不少他認(rèn)識或是不認(rèn)識的小將,他們都是軍中或本世家的子弟,要么根本就不會出征,要么是今日之戰(zhàn)不適合出征,郭子儀將他們都充作自己的親兵,就連趙鐸也被從火頭軍里喊了出來。
“為了保護(hù)攻城的士兵,弓弩手的訓(xùn)練很重要。好的弩手能于七十步內(nèi),速射破陣;好的弓手于一百二十步內(nèi),能強射殺將。至于射雕手,那是可遇不可求的,整個朔方數(shù)軍之中,也不過十來人?!?p> “今日打法,在于我方人數(shù),訓(xùn)練,武備皆強于敵,若是對方守城之人再多一倍,光是在第一輪對射之中,我們就會損失慘重。爾等切記,將未訓(xùn)之兵上陣殺敵,敵未殺,而自殺也。即便人數(shù)超過對方數(shù)十倍,也不可輕舉妄動。”
“那要是迫不得已呢?”張鎰訕訕的問道,他爹雖然是節(jié)度使,但死得早,他身子骨弱,對于兵事并不是很感興趣。,不像其他小子聽得那么認(rèn)真。
郭子儀眉目間升起一抹憂傷:“無論多么緊迫,也定要使人通曉號令。若是號令都來不及教給他們,便只能心存死志,以血為號,以身為令,盡人事而已。”
趙鐸從這話里聽出了濃濃的悲壯之感,想必在這些武將心中,高仙芝和封常清都是死得極其冤枉的,即便是郭子儀這樣的武將也會不斷地把自己帶入到當(dāng)時的情形中去。
好在這一切馬上就要結(jié)束了。
他重新將目光投向城下,已經(jīng)有一面唐軍的旗幟攀上了城墻,他不知道那是不是他大哥劉正臣。
隔得太遠(yuǎn),能看見的只有旗幟,能聽見的只有戰(zhàn)鼓的轟鳴聲。
但即便只是這樣,也能看出唐軍占據(jù)了絕對的優(yōu)勢,范陽城中沒有名將,士兵的士氣也并不是非常的高昂,面對遠(yuǎn)比他們更加訓(xùn)練有素,更加堅決勇敢的唐軍,范陽城里的人不過是在趕鴨子上架罷了。
叛軍的精銳都在河北和潼關(guān)前線,留在范陽的只是老弱殘兵和一個自己兒子死了都不敢報仇的膽小鬼。
那面高大的城墻在他們手中就跟紙糊的沒什么區(qū)別。
趙鐸看見越來越多的唐軍旗幟躍上了城頭,那城門口的攻城車也撞得更用力了,守軍似乎用什么東西堵住了城門,但仍然不可能堅持多久。
他側(cè)頭看了看日頭,可能吃午飯之前,這一仗就會結(jié)束……
趙鐸的脖子忽然僵住了,他看見了一匹馬,那匹馬飛快地在往山上沖來,馬身上血跡斑斑,馬背上地少年蓬頭垢面,造型堪比比犀利哥,他在不停地流淚,也在不停地抽打自己的馬,對于身邊追逐他的士兵視而不見。
郭子儀也霍然側(cè)過頭去,趙鐸聽見老帥的拳頭狠狠握了起來,骨節(jié)發(fā)出一陣脆響,他猛地剎住了話頭,抽身從眾人中間轉(zhuǎn)了出去,大步迎向那騎馬的人。
趙鐸聽見他的聲音在顫抖:“子亮,你怎么到這兒來了?”
哥舒晃一直緊繃的心弦在看見郭子儀的剎那斷成了幾節(jié),他發(fā)出一聲凄厲慘烈的哀嚎:“郭公——潼關(guān)……潼關(guān),完了!”說完,他身子一軟,直接摔下馬來。
趙鐸腦子里轟的一聲,忽然便感覺不到腳下的土地了,他像是漂浮在真空中一樣,只能張嘴,卻不能發(fā)出聲音,想動一動手腳,卻又覺得世上沒有重力,他一動就再也不能控制自己的身體了。
周圍一片寂靜。
無論是那些從后面追上來的真正的親兵還是那些臨時充任的軍中子弟都睜大了眼睛看著哥舒晃,仿佛他是個千里迢迢來說笑話的人一樣。
郭子儀身子猛地向下墜了墜,仿佛被一座大山砸中。
趙鐸聽見他那雙厚牛皮靴子在地上發(fā)出嘎吱一聲響,足有兩三息,他才慢慢重新站直,用極為低沉的聲音吩咐:“所有人,速回中軍大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