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進門來的這些漢子們,可是讓陳遷和洪玲感到驚訝了。
倒不是說對他們的行為或者品性什么的感到驚訝,而是驚訝于他們一大早上就吃牛雜湯這種東西。
而且還就著酒吃。
一口濁酒一口牛雜,吃的他們美滋滋的。光是從他們不斷瞇起的眼睛,就能看出來他們有多愜意。
錢小七也找李大力打了一大盆牛雜來,端到桌子上,招呼陳遷和洪玲一起吃。
昨天晚上除了那點螃蟹以外,三個人沒吃什么東西。
再加上趕路趕了一晚上,雖說三人都是修行者,體力心性都比凡人要強得多,但疲乏還是有那么一點的。
此時,這一口熱乎乎的牛雜湯,吃起來相當解饞管飽。
那幾個漢子進門還只是一個開始。
很快,這家不大的店面里,就坐滿了客人。
后來的客人見店里沒位置了,自己就端了肉盆,盤腿坐在小店外面墻根下吃。
到天完全亮起來的時候,就連店外面,也已經(jīng)坐滿了喝酒吃肉的人。
陳遷這種情況感到新鮮。
事實上,他對這家牛雜店經(jīng)營的營生都感到新鮮。
牛雜他也不是沒吃過,但就像在鄴水城牛旺家的那家牛雜店里,陳遷是把牛雜這東西當大菜吃的。
像這些客人們一樣,一大早就來吃,屬實是第一次。
而且,這些客人們不但是大早上就吃大盆大盆的牛雜湯,還大早上喝酒,這就讓陳遷感到很新鮮了。
“他們啊,他們都是熬夜做工的?!?p> 面對陳遷的疑問,華倩解釋道:
“有人熬夜跟船、扛包卸貨,也有人大晚上還有力氣活要干。對一般人來說,早上是才起床吃早飯的時候。對他們來說,早上是剛下班吃宵夜的時候?!?p> “我看您也沒喝酒,所以也不知道您能不能懂那個感受……就是累了一晚上了想回去睡覺,但肚子餓還睡不著,只能吃點東西喝點酒幫自己入睡。”
“他們就是這個樣子,在我們這飽飽的吃一頓,再喝些酒,回去就能好好的睡一天,然后晚上再去上工?!?p> 原來如此,陳遷還奇怪呢,怎么會有人大早上的就喝酒。
華倩繼續(xù)說:
“其實我們這里擺早酒的還是少,因為我們這人少。真正擺早酒擺的多的,都是帝京那邊碼頭、工坊人多的地方。我們這里才我們一家擺早酒的,人家那邊整整一條街都是。”
陳遷好奇道:
“你去過帝京那邊?怎么對那里那么清楚?”
華倩微微一笑,老邁的臉上都是幸福的笑容:
“當然去過,陪兒子趕考的時候去過,后來陪孫子趕考的時候也去過。孫女出嫁的時候,親家把我們接過去商議過婚事?!?p> 一旁,錢小七補充道:
“你別看小李小華留在這鎮(zhèn)子上開早酒攤,那只是人家喜歡干這個。人家子孫挺出息的,還有在帝京當官的呢。”
陳遷這才知道,李大力和華倩兩人的子孫都什么情況。
老夫婦倆人有三子一女。
女兒是他們最小的一個孩子,因為兄弟們給力,所以嫁的很好,嫁到了一個商人家庭。
但這位李小妹可不是那種完全依附男人的菟絲花,相反是個很有想法的女強人。
當她加入夫家半年左右,就展現(xiàn)出了杰出的商業(yè)天賦,提出了很多很棒的想法,而且行動能力很強,幫夫家的生意上了新的臺階。
三兒子從小就游手好閑特別愛玩,但是人并不懶,腦子特別聰明,而且擅長歸納總結(jié)。
現(xiàn)在人家云游天下,傳出不少詩詞歌賦,還有民俗著作,可謂是名滿天下的大名士。
而這位李三郎能這么瀟灑,也全是因為有兩個好哥哥。
按照老夫婦的說法,最有出息的就是他們二兒子。
李二郎并不算天資聰穎的那一類人,完全稱不上有大帝之資,只能說是中上。
但是人家李二郎特別刻苦勤奮,讀書特別用功特別肯吃苦。
皇天不負有心人,李二郎參加科考以后,以一個小商賈家出身的普通讀書人身份,跟諸多書香門第出身的天之驕子同臺競技。
成功考取了進士功名不說,還打破記錄,在殿試后拿了個二甲第四名的好名次。
要知道,在他之前,一甲二甲的名次都是被書香門第包攬的。
在科考領(lǐng)域當卷王還不夠,李二郎在官場上也是卷王,同樣以非書香門第出身,成功擠進朝廷的權(quán)力核心,成了一名閣老。
當然,當今皇帝也未嘗沒有將李二郎樹為榜樣,鼓舞農(nóng)家、商戶子弟積極科考的意思。
李二郎也感激皇帝的知遇之恩,不但自己做一個純臣,也教導自己孩子一定做一個純臣。
李二郎自己做卷王還不夠,生了幾個兒子也各個都是卷王。
他最得意的大兒子,甚至還拿了今科狀元。
如今李二郎早已致仕,跟自己三弟一起玩去了。
李二郎能安心讀書可靠,那除了李大力和華倩兩人的功勞以外,也有他們大兒子的功勞。
李大郎算是繼承了老夫婦倆的事業(yè),只不過沒留在店里幫忙,而是自己出去開了早酒攤。
他也沒有跟父母一樣,在一個小鎮(zhèn)小碼頭邊擺早酒攤,他硬是找了一個當時荒無人煙,如今人潮洶涌的位置擺了早酒攤。
攢下了第一桶金以后,李大郎沒有跟此時大多數(shù)人一樣,撇下中低端餐飲去干高端餐飲。
而是繼續(xù)努力延長產(chǎn)品生命周期,強化消費者對自身品牌的認知。
不將目光放在高端餐飲的紅海市場上,而是將資源向未深度開發(fā)的藍海市場傾斜;完善企業(yè)精英邏輯,復用自己賴以成功的傳統(tǒng)打法,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全新商業(yè)模式……
說人話就是……賣快餐。
是的,李大郎不做高端餐飲,繼續(xù)做低端餐飲,開發(fā)出了類似快餐一樣的東西。
早在李二郎考上秀才,開始考鄉(xiāng)試成為舉人以前,李大郎就已經(jīng)成了炎武國的快餐大亨。
而就是因為有了李大郎雄厚的財力支持,李二郎才能生生將不屬于他的教育資源搶過來,最終成功躋身二甲進士之列。